从“北大人”到“新农人”,这位北大校友和妻子的创业故事获总书记勉励!
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姚桥镇,过万亩润果农场里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参与农场经营的孙振中和魏巧是当地人口中的“高学历夫妇”,一个是农学博士,一个是土壤学硕士。6年前,孙振中和魏巧分别从北京大学和中科院辞职,一起回到镇江从事农业生产。日前,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组专访孙振中、魏巧夫妇,讲述了“新农人”阳光下的创业故事。
每一块农田都有自己的“档案”
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两人的主要工作却不在田间地头,而是在一个虚拟空间——数字化农田。
孙振中介绍,每一块农田有自己的二维码,它的作用一是安排农事作业,二是可以追溯到每一个田块。“收割、施药和播种……每个过程都会有。”这样就等于给农田做了一份农事记录档案。
通过对农场实行数字化管理,孙振中夫妇种植的2万多亩农田,亩产已达1100斤,农田管理从1个人管200亩上升到300至500亩,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魏巧和孙振中都出身农家,魏巧的父亲魏云烽是镇江新区的规模化种田大户。
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魏巧曾获得总书记的勉励:“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镇江调研期间,赞扬了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看过新闻后,魏云烽连夜给已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女儿魏巧打电话,“总书记都这么肯定赵亚夫老先生,你们有没有考虑回来接我的班?”
魏巧回忆,虽然父亲当时是笑着说的,但对她的内心触动很大。每次看到父亲在这么大面积的田里,开拖拉机都得跑上半天,心里其实是五味杂陈的。魏巧说,“父亲对‘三农’事业有情怀,我外公也是农田水利的高级工程师,我们三代人都有一个梦,就是怎么来圆我们自己的农业梦。”
夫妻俩双双辞职回乡摸索出了数字农业雏形
2017年,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做助理教授的孙振中接到了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从事助理研究员的妻子魏巧的电话,妻子希望他能够到镇江种“大田”。孙振中自2012年起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聘为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一直与农业相关的他,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农业梦。
夫妻二人一商量,决定辞去原有工作,回到江苏镇江,在父辈创立的农业公司基础上开启二次创业。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振中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对此并不知情。“我父母本身就是农民,小时候我们都在家里面帮着种地。不好好上学就回来种地,这是那个时候的想法,所以回来之后一直没敢跟父母讲。”
孙振中、魏巧与女儿合影
当记者问孙振中为什么没有选择继续做科研,他的回答依旧十分接地气:“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们在山东进行空心村的调研就发现劳动力很多都到城里面打工,种地的人里老人居多。所以我们就觉得可能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国家会出现谁来种地的问题,包括我的博士生导师,我在读博士期间扔给我34亩地,做豆禾间作氮素转移研究,所以我对地并不陌生。”
孙振中在田间查看苗情
回乡第一年,孙振中带人在周边试种了一千亩地,开拖拉机、做机械维修、抛稻种、拉稻种、雇社会化服务队伍,直到水稻收割以及销售,每个环节他都亲自操作。
谈及和做博士论文的差异,孙振中称,做到实际的时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大学生过来实习,同样是卸一车33吨660袋的化肥,我们和农民一起不到一个小时就干完了,我带着这19个年轻人干三个半小时都没干完。”
但是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角度上看,降低劳动强度也是他们追求的一个点,把劳动强度降低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魏巧和孙振中发现农时最讲效率,只有将自然地理信息系统、无人驾驶、遥感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落地农业生产,才能更加精准地评估气候影响,精准用料用肥,对耕种管收做好提前统筹。
他们积极同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机构加强合作对接,逐步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数字农业雏形。
将培训课堂开进田间地头
他们培养了更多“新农人”
6年来,魏巧和孙振中改经验种田为科技种田,建立起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以及现代农业模式输出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先后以技术培训、就业帮扶等方式带动一万余户农户,累计带动脱贫人数3000多人。
多年的亲身实践,让魏巧深知人才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2022年,她被江苏大学聘为产业教授,与江苏大学农机学院共建培训学校,将培训课堂开进田间地头。
目前,孙振中夫妇正计划向省外扩大规模,培育更多“新农人”,促进农业产业化,农场也将发展多元化经营,从目前的稻麦轮作拓展到稻“油”轮作、种养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养殖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
责编:陈韩梅